全球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大宗商品價格紛紛大幅上漲
國際上鐵礦石價格的飆升,直接導致了聊城無縫鋼管企業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在當前需求旺盛的情況下,聊城無縫鋼管企業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壓力可以很快通過傳導和轉嫁至下游制造業進行消化,這就造成了鋼價的持續上漲。然而,作為下游制造業的造船業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雖然航運業近年來經營狀況不錯,但下單一直十分謹慎。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船舶訂造需求確實有所增加,然而相對于造船業龐大的產能,市場上依然呈現船舶產能供給大于需求的嚴重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新船建造市場競爭激烈,新船價格回升被壓制,造船業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壓力無法有效傳導至下游航運業。有數據顯示,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直至去年年底依然較年初更低,不過隨著訂單的增加,今年2月已環比上升13點,達到1068點。然而,面對鋼價飛漲,這種漲幅只是“杯水車薪”,更何況現在船企建造的船舶是去年或前年承接的訂單,因此,依靠新船漲價將增加的原材料成本傳導至下游產業來消化,對于造船業來說十分困難。
那么,依靠造船業自身消化呢?在鋼材價格相對溫和上漲的情況下,造船企業通過內部挖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其他成本等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扛住鋼價上漲壓力,保障生產經營平穩,然而面對鋼價如此大幅度的上漲,僅僅依靠內部降本恐怕遠遠不夠。而且在銅、鋁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同時上漲、人力成本幾乎沒有壓縮空間的形勢下,降低其他成本的措施也難以成功實施。要想從內部較大幅度降本,最根本的做法只有改變傳統設計觀念、改革設計與生產脫節機制,從設計源頭著手降低船舶空船重量、減少零件使用數量,而這種改變不僅面臨重重障礙,而且絕非一日之功,可謂“遠水難解近渴”。
造船業與聊城無縫鋼管行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聯盟和信用機制,共擔利益與風險,是穩定鋼價的一個有效措施,然而,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何況,在鋼材需求飆升、市場火爆的時候,聊城無縫鋼管企業是否能抵擋住利益的誘惑,保持聯盟與機制的穩定,也得畫個問號。采用期貨交易來對沖風險是另一個有效方法,然而,這種金融活動操作復雜,需要專業能力強的專業團隊開展,這對許多船企來說并非易事。
總之,鋼價飛漲對于造船業來說是難以承受之重,如何化解帶來的成本快速上升壓力,考驗著造船企業的生存智慧。值得一提的是,造船業還需關注與鋼價相關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聊城無縫鋼管行業的碳達峰。有消息稱,聊城無縫鋼管行業碳達峰相關行動方案正在制定中,聊城無縫鋼管行業預計2025年實現碳達峰,到2030年減排30%,后續還將進一步深度減排。這將對聊城無縫鋼管行業、市場、價格帶來什么影響,值得造船業關注與評估:減排是否意味著減產,減排所需的技改投入是否還將體現在鋼價上,這都與造船業息息相關。造船業應及早對此制定預案,做好相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