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鋼管非理性繁榮 還是合理性上漲
歷年來聊城鋼管,礦石供需缺口變化引導著礦價走勢,而礦價也往往跟隨鋼鐵盈利而動。據此,將礦價構成拆解為兩部,分別為成本部分與利潤部分:1)前者源于供需, 取決于滿足最后一部分礦石需求的邊緣礦山成本,即邊際供給成本,邏輯在于礦石商至少會在現金成本以上進行正常經營售價,否則退出市場;2)后者來源于鋼鐵盈利,只要盈利越多,礦價抬升的預期就愈加充足,這是由于產業鏈利潤通過價格變化傳導,存在再分配機制。因此,2011到2015年低成本礦投產壓低成本部分,鋼企盈利下滑限制利潤空間。雙殺之下,礦價下跌更加劇烈。
2016年以來,礦價有兩類上漲行情:一類是結構驅動,2016年秋季“絕代雙焦”帶動起的高品位礦結構性緊缺即為典型;另一類是利潤驅動,以2017年初鋼廠盈利預期繼續抬升傳導至礦石為代表。其中,結構驅動側重于礦價中成本部分提高。這是由于焦炭價格升高,鋼廠為減少成本而降低焦比,促使高品位礦需求增加,此時,鋼廠會從整體供給成本曲線中選出高品位礦的成本曲線作為有效供給(同時生成無效供給,比如港口庫存中部分中低品礦),同樣需求情形下,邊際供給成本自然上移,礦價成本部分得到階段性抬升。而利潤驅動行情則側重于對礦價中利潤成分的提高。
國外低成本礦山增產腳步不停,需求在鋼鐵去產能以及廢鋼用量提升背景下存結構性萎縮傾向,邊際供給成本難有抬升空間,所以礦價成本部分隨時有走低風險。而利潤部分會是礦價后期主要支撐力量,畢竟鋼企中期盈利韌性充足。礦價中樞測算如下:1)先用生鐵產量以及外礦依存度估算出全球海運市場礦石需求總量;再以2015年Q2全球礦石供給成本曲線為基礎,采用四大礦加權現金成本期間變化量,估算出成本曲線至今下移幅度,從而求得當前成本曲線; 最后,以估算的需求總量對應出當前成本曲線中邊際供給成本值46.3美元/噸, 即礦價中成本部分。2)考慮礦價中利潤部分,將2016年普氏均價減去當年成本部分(方法同上),求得2016年利潤部分值,再通過鋼鐵毛利變化模擬礦價利潤部分變動情況,得出相應比值乘以2016年利潤部分,估算出2017年利潤部分,為14.3美元/噸左右。3)綜合兩部分,估算礦價中樞為60美元/噸左右。
